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是文化載體也是文明發展及傳播的重要引擎,穿越了五千年時空,漢字已由書寫昇華至一門藝術,一直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奔騰不息。隨著中國加快推進全球化步伐,漢字書法已走向世界舞台,立於藝術之林的高峯。無論走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只要看到漢字,人們的腦海必定浮現一個偉大的國家——中國。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是世界五大文字發源地之一,漢字是五大古老文字中唯一毫不間斷沿用至今的文字。書法是從漢字中孕育出來,作為中國美學的最佳載體,是中國第一國粹,是獨樹一幟、無可替代的藝術門類。
「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展覽,由即日起至2023年9月17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從漢字與文學、舞蹈、圖像和音樂的關係出發,展示香港藝術家的書法作品及不同媒體的當代藝術作品,讓觀眾體驗並暢遊於詩舞畫樂之間。一種符號,萬千個方塊,見字如見故人來。有人用墨迹斑斑隱藏悲傷,也有人一絲不苟書寫著時代的莊嚴與法度,也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在這裡結合傳統與創新。作品中的文字結體、空間佈白、行筆快慢、筆墨潤燥、字裡行間的疏密斷連與情感精神建立了書法藝術的高度,更為當代不同的藝術創作者提供源源不絕的養分與靈感。在這裡呈現的家國山河情懷沒有極限,在這裡展現的無窮創意沒有限制,落筆便體現了個體的情感與精神。妙墨間的變化莫測與心靈呼應,透過展覧感受漢字韻味。
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書韻——樂 ▪ 聲」、「書勢——舞 ▪ 武」、「書意——詩 ▪ 文」和「書象——畫 ▪ 圖」。整整一年的策展時間裡,香港藝術館館長(現代及香港藝術)俞俏期望透過展覽,讓文化背景各異、不同年齡層的人們都能從自己的知識領域、日常生活中,發掘欣賞書法的樂趣。
策展團隊運用音樂的共情、共鳴魅力,對場內的書法作品進行佈局,引導觀眾以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進入書法世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位於「書韻——樂.聲」部分的作品,歌謠、南音和國粵語流行曲以詞入樂,給人們傳唱過無數次。觀眾看到熟悉的歌詞,那些泛黃的回憶逐漸浮現,那些動人的旋律隨口哼唱。這裡的書法是視覺樂章,可引領觀眾回想人生路上的某個階段,體會歌詞中「過去十八歲」、「霎眼廿七歲」時光飛逝中的唏噓,賦予觀眾一種想像空間,體會書法家當下的情緒狀態。
徐沛之 (1980 – ) 草書黃偉文《陀飛輪》 2012
水墨絹本立軸八屏 各279 x 83厘米
書法恍似婀娜多姿的舞姿,或是勁力充沛的拳術。書法與舞蹈、武術雖然是不同的藝術門類,但它們的審美卻有相通之處。書法在平面上呈現的書風,體現了空間對構圖的重要性。「書勢——舞 ▪ 武」的作品展現了書寫速度、墨色深淺及書法家當下的書寫狀態,與書法作品並置的舞蹈影像,展示舞者通過身體協調力量與律動。表現在筆墨之中的種種情感,引領觀眾感受書法家的內心世界。
「書勢——舞 ▪ 武」現場圖片
書法作為文字載體,與文學的創作途徑非常相似。作家與書法家兩者之間的交流,突顯出文字具有濃烈的人文色彩,一種以內容來反映思想,一種以視覺形式表達心境。「書意——詩 ▪ 文」作品以甲骨文、金文、篆隸草行楷各書體融合文學反映時代脈搏。書家們不一樣的內容理解及表達有效提升閱讀趣味,更可享受高層次的美學精神和文化內涵。在這裡能體悟不同領域創作者及寫作人的思維,了解藝術門類之間融合的創造性。
「是文字,也是圖象」;「是書家,也是畫家」;「是書意,也是畫意」;「是書法,也是繪畫」;「是解構,也是重組」,這五個面向在「書象——畫 ▪ 圖」部分中,嘗試探索書法藝術如何為當代藝術家創作提供靈魂種子。以夏碧泉先生的《墨韻甲骨文》為例,他是香港出色的版畫雕塑藝術家,作品以水墨及抽象的表現形式去處理古文字意趣。在西方媒體藝術家的創作裡,即使是古舊文字,他們仍能從中吸收不同的靈感,細味文字與圖象之間的關係。
夏碧泉 (1925 – 2009) 墨韻甲骨文 2003
水墨設色紙本立軸 175.3 x 93.4 厘米
從裝置水墨作品當中體現了香港著名設計大師靳埭強先生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認識和熱愛,他結合西方設計元素把中國山水畫融入書法線條中。作品底部是模仿注入水墨的墨盒,還原了作品於2012年初次展出時,將畫紙的底部浸在水墨中,水墨緩緩向上滲透的狀態,讓觀眾更容易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概念和過程。
靳埭強 (1942 – ) 墨化 2012 水墨拼貼紙本直幅三聯屏
各 181.9 x 97.2 厘米
科技應用與文化傳承
面對科技高速發展和日新月異,或許我們需要正視如何引導下一代接觸書法,如何保存和延續經典文化成果的價值。隨著電腦、手機打字愈來愈方便,有多少人還在提筆寫字?為了加深觀眾對書法的認識,展覽特設教育閣,觀眾在體驗毛筆書寫的同時,可欣賞窗前各種書體營造的文字風景,例如天、雲、山、風等,塑造出極具文藝氣息的亮麗景觀。
此外,策展團隊在展品當中選取了部分作品字句製作成IG書法濾鏡,讓觀眾與書法文字合影「打卡」,拉近日常生活與書法之間的距離。俞館長希望社會對傳統藝術給予更多關注,「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是書法美育展覽,可透過作品了解人文故事外,科技應用可幫助增加觀眾的互動體驗,協助藝術融入生活與生命當中,讓觀眾感受書法世界蘊藏的無窮生命力。古時書法就是日常書寫,是一種日常行為。而今天卻是一種美育傳承,需要時間投入,也需要臨帖反覆練習。隨著時代變遷,書法觀念的不同,科技進步也讓現代人淡漠書法文化、忽略書法學習。書法初學者該如何走進一幅名帖?俞館長建議可從了解書法家當時身處的歷史環境入手,體會書法家的心境和其揮筆一蹴而就的狀態。也許這就是我們進入書法的一把金鑰匙,由興趣至慾望,再發展成一種精神美學享受。
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要以把漢字文化發揚光大為己任,透過展覧向公眾講好漢字故事,通過規矩方圓中的遊刃有餘、筆筆有勁的流動線條中了解中華文化變遷,汲取中華文化精髓,彰顯漢字的新時代價值。書法美育的傳承是我們的擔當與責任,任重而道遠。新時代已為漢字文化提供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讓我們通過「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展覽尋墨解墨,領略和合共融、天人合一,感受筆墨千古情,點燃文化星火。
「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9月17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二樓香港藝術廳(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
網頁:hk.art.museum/zh_TW/web/ma/exhibitions-and-events/city-rhymes-the-melodious-notes-of-calligraphy.html
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37912181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studio@gmail.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