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墨運動」或「現代水墨運動」,由呂壽琨所倡導,在香港藝壇已過了數十載,從當年備受爭議的實驗性水墨畫,到今天水墨形態趨向多元化,以不同表現形式如書法、繪畫、裝置、設計、錄像等包含水墨元素的作品,甚至行為藝術,已成藝壇常態,頻頻出現。今日看似理所當然地發展成獨立畫科的另類水墨藝術,實際上已幾許風雨。源自香港和台灣的藝術家,漸漸發展和影響著中國大陸和歐美等地,遍地開花、百花齊放。當觀眾在大大小小的水墨主題藝術博覽會、展覽、拍賣會和預展中欣賞水墨作品時,當年的新水墨畫,已轉化成獨特的媒材,或抽象的文化概念 (中國性?東方性?),甚至乎是一種無國界藝術語言,遊走東西,連繫國際。
《維港系列3意象》之《碑林雜字》(Victoria Harbour Trilogy - Stone Tablet Forest) 2014年 蔡海鷹
當西九藝術文化區已塵埃落定、穩步發展,M+視覺文化博物館也進入階段性完工,和已動工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眾對傳統和當代中國藝術的定位、發展方向仍然議論紛紛。例如,M+視覺文化博物館策展人馬唯中對於水墨藝術的定義更有獨特見解,她認為水墨藝術不拘泥於媒介,更不是完全以中國性的特色來規範,嘗試改變固有對「水墨」的定義,不論成功與否,她為「水墨藝術」打開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文人筆下的水墨
在這樣的藝壇大潮流或波濤洶湧下,除了大型藝術博覽會和藝術拍賣會的大師和藝術家常客外,尚有不少安分守己、默默耕耘的藝術家。蔡海鷹是元老級的畫壇前輩、香港水墨藝術家,也是香港少有不問藝術市場價值,為突破自己而努力的藝術家,他從事藝術逾半世紀,從不讓自己與時代脫節。
香港中文大學2002年蔡海鷹水墨裝置展海報
近二十年前,當不少畫家在畫紙上將傳統水墨創新時,他已跳出二維空間畫面,在香港舉辦首個水墨裝置藝術展覽,帶領觀眾超越平面、走入藝術家眼中的景觀──水墨裝置空間,通過描繪山石的傳統繪畫皴法等文化象徵,感受傳統文人筆墨呈現的非一般的山水意境。蔡氏可算是其中一位最早創作水墨裝置的香港藝術家。他的水墨裝置保留和呈現中國文人畫思想,打破了擬真或古人所指的「像真」的規限,追求現實中「境生象外」的審美標準。傳統的審美觀念中,文人畫追求意境而非實景,雖自古已有大山大水甚至殘山剩水,但其作品不止在對美的追求,而是藉傳統與當代的連接或對比,表達他對傳統文化的當代理解,部分甚至藉以反思和批判當代的種種社會問題,例如城市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回顧他過去多年的作品,不曾被現實政治風雲影響,也從不受各種社會勢力束縛。甚至可以形容他的作品出世,但他的為人和生活卻十分「接地氣」,與學生走得近而毫無架子。
由傳統走向現代的七十年代水墨畫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中國繪畫已正式由傳統走向現代,而「水墨畫」一詞強調的是其運用的水墨媒材,並非傳統文人畫精神或任何構圖而言,所以有「新水墨畫」一詞的出現。受呂壽琨主張「使用水墨來表現自我的一種繪畫藝術」,並其所牽起的新水墨運動影響,使現代水墨成為當時除傳統派和嶺南畫派外的新力量,促成藝壇在中國媒介上的百花齊放,呂壽琨弟子陳成球更指出,「七十年代,現代水墨畫(新水墨畫)成為香港的藝術新標誌」。
蔡海鷹《滄海一聲笑》水墨裝置 2007年 展覽場地:藝術公社
香港現代水墨畫,自七十年代起,成為香港畫壇主流。事實上,當時在香港大專學院體制以外,幾乎所有中小學和坊間的繪畫課程,仍普遍以學習或欣賞西方繪畫為主。藝術史學者廖桂英的分析,香港從八十年代開始,以畫會推動的新水墨熱潮也隨著「一畫會」會員的流失和青黃不接,再加上香港水墨畫協會未能有充足的理論支持和技法上有新突破,而慢慢陷入低潮,未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成為代表香港的藝術。
跨世紀的「水墨」與「裝置藝術」
2001年,蔡氏舉行了其首個大型水墨裝置藝術展覽。在東方,最早可被稱為水墨裝置的作品,可追到谷文達在1984年的「裝置水墨系列」。谷氏在1984 -1985年的自述:「我的創作切入點是水墨畫與混合材料的裝置藝術,做了兩件大型水墨裝置作品:《靜則生靈》和《他×她》。這兩件作品既是立體的水墨畫、水墨藝術,也是我整個創作過程中重要的兩件作品。」其作品是以紅、黑、白的大字報宣傳方式展現的。藝評人陳孝信認為谷文達當年的兩件作品都不是西方學術界普遍認識的、把裝置作為媒介或是「觀念的表達方式」的裝置藝術,只能以「准裝置」或「泛裝置」稱之。
《維港系列3意象》之《白色意象》(Victoria Harbour Trilogy - White Impressions) 2014年 蔡海鷹
裝置藝術概念名正言順地在東方出現,並與水墨連上直接的關係,仍屬首見。谷氏的影響深遠,令徐冰、王川、王天德、王南溟、楊詰蒼、胡又笨、邵岩、劉鳴和李戈曄等藝術家,都採用了相近的觀念去表現他們的「水墨裝置」藝術。正如當年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的「中國風」般,是從不同文化傳統角度認識另一原生於另一文化環境下的藝術形式,從中作為創作的靈感來源,並添加其想象的新創作。雖然陳氏認為這些應運而生的作品是中國式裝置藝術,但當代藝術中的裝置藝術如前文所言,沒有明確框架,且隨時代而有微妙改變。
雖然我們已無從確定水墨裝置在香港最早出現於何時,但相信蔡氏於2001年在理工大學和2002年在中文大學的水墨展覽,是最早的水墨裝置展之一,也是早期少數以水墨媒介為主的大型裝置藝術展,或是陳孝信指的中國式水墨裝置藝術。與蛙王郭孟浩的書法入畫條幅水墨裝置(2007年)有明顯分別。前者體現傳統文人山水畫筆墨和精神思想,後者是包含水墨媒材的現當代藝術裝置藝術,風格迴異。
縱觀香港近年的水墨裝置,主要以規模宏大、配合展示環境為主,甚至加插表現成份的水墨藝術而言,且較常見於近年的藝術博覽會中。一些規模較小的水墨裝置展,如蔡氏當年的混合媒材水墨裝置作品,仿如舞台的場景,能令觀眾置身其中,體會他眼中的水墨新世界。當年中大的策展人李國泉更以羅拔.羅森堡(Robert Rauschenberg)的「複合繪畫」作品分析蔡氏的水墨裝置。他形容蔡氏的作品是「撕破拼貼的畫面構成,一幅幅獨立的畫作元件的形式呈現,畫作可自由調配、移動,形成了形象交纏結合的畫面,流露了羅拔.羅森堡『複合繪畫』的端倪。」
澄懷觀道 臥以游之
閱讀蔡海鷹的水墨山水,是一種空間體驗,帶領觀眾體驗另類「臥游」境界。若中國文人山水畫觀的至高境界是要通過山水畫代替遊覽山水風光為旨趣,那蔡氏的水墨藝術裝置,便是連接古今、東西的時空門,他以水、墨、紙、塑膠、天然木材等隨處可見可取的材料去完成其巨幅裝置作品,讓觀眾體驗中國水墨在營造空間的無限可塑特質。
他近年的作品主要以橫幅或類似展開了的長卷呈現,氣魄宏大,讓筆墨在大片空間上任意馳騁,如行雲流水。他的筆觸多樣,潑瀉與灑滴都揮灑自如;他不限於以宣紙創作,不同種類的紙張、舊報紙、碎布、垃圾塑膠袋,甚至為配合其躍動的筆觸和奔騰的山水,畫面大多超越平面的局限,以立體創作,和通過不同物料組織而成的立體或浮雕的結構。
中國書畫能歷久彌堅,必定有其獨到之處。蔡氏的水墨裝置涵蓋和記錄他近十年對水墨領域的探索歷程。無論蔡氏和坊間怎樣將其作品定位為當代藝術,其作品豐富的中國元素和傳統文人畫精神,使之與傳統中國繪畫難捨難離。
如蔡氏般對藝術如此投入、充滿激情和持開放態度的前輩藝術家實在不多,2019年,他將會到台灣展覽其最新的作品:「島嶼、他方——台港水墨的地景建構」(3月30日至5月5日)。相信蔡氏會為香港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留下更多歷久不衰的作品。
(來源:藝術香港網)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
電話:(852)37912181/21543330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休息
傳真:(852)37912171
郵箱:info@yshk-art.com / hkongart@yshk-art.com
香港訂戶入口
深圳訂戶入口